“小巨人”迈步“大舞台” ——记“中央企业先进集体”沈阳博宇科技
来源: 中国铝业报时间: 2024-11-13作者: 吴光泰 刘宴锋
近年来,沈阳博宇科技坚定“让有色更绿色、让世界更有色”目标,专门从事有色金属行业节能环保技术研究,多项科技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在电解铝阴极浇铸业务领域市场占有率稳定在95%左右,被业界誉为“环保小巨人”,先后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荣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中铝集团先进集体、沈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专精一业 深耕节能环保“责任田”
作为沈阳院的全资子公司,自2003年成立以来,沈阳博宇科技一直从事环保领域的工程咨询、设计、项目施工与技术服务。沈阳博宇科技团队始终以助力行业绿色化转型升级为己任,精准对接铝工业节能环保技术市场,专注深耕有色金属产业链中的电解铝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及装备的技术研发,坚定走好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发展道路,当好中铝集团绿色低碳环保“排头兵”。
目前,沈阳博宇科技自主研发的节能长寿命铝电解阴极制造技术及装备,可实现吨铝节电200至500千瓦时,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治理技术及装备、电解车间无组织排放治理技术及装备等成果也已实现产业化推广,先后应用于有色金属行业30余家企业,为各电解铝企业找痛点、破难点、疏堵点,协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助推全行业建立“共担、共建、共享”的节能环保技术应用生态圈,共同践行“双碳”目标。
基于对节能环保细分市场的持续深耕,沈阳博宇科技营业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态势,2021年至2023年的三年间翻了两番,已成为沈阳院的一块“金字招牌”。
创新引领 抢占科技研发“制高点”
沈阳博宇科技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承接了沈阳院铝工业节能环保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研发工作,成为该中心节能环保专业实验室和成果转化基地,组建了一支拥有3名博士、13名高级工程师的研发设计团队,联合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在实战研发中培养符合需求的卓越人才。
近年来,沈阳博宇科技持续配置和优化创新要素,强化国家级创新平台效用,承担国家重大专项课题成果1项,在打造行业绿色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荣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5项、国家授权专利46项,3项科技成果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评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研发的“铝电解槽低碳长龄复合阴极技术与装备”获评“有色金属行业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并高分入选2023年度新疆工业重点领域重大低碳技术推荐名单;研发的“超细液滴电解烟气卧式脱硫技术”于2023年完成铝行业首套示范化应用,实现了出口排放浓度远优于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对A级企业的要求,在兼具建设、运行成本低等优点的同时,各项技术指标突出。
极致管理 争当精品工程建设“排头兵”
沈阳博宇科技始终坚持“先进技术+精细管理=精品工程”理念,对标国际同行,强化法人治理,全面拥抱市场,迈步有色金属“大舞台”,努力用更多精品工程项目回馈业主。
沈阳博宇科技在机构改革上对接先进管理思维,建立了符合自身特点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开展精益生产管理、OA和ERP系统实施工作,将仿真三维系统嵌入企业研发设计中,并同步优化配置了项目团队和人才资源。目前,沈阳博宇科技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际认证和国际认证联盟(IQNet)认证。
在精细管理体系的运作下,沈阳博宇科技在国内外市场打造了一批优质项目和精品工程。该公司实施的青铜峡铝业分公司200千安净化节能装置大修项目和广西强强碳素股份有限公司焙烧4号、5号炉烟气净化项目获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优秀工程设计奖,主编的云铝阳宗海电解铝烟气深度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中国有色金属建设协会优秀工程咨询奖。
党建引领 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和新任务,沈阳博宇科技党支部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传承红色基因,不断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该公司党支部在扎实推进“六化”党支部创建、高质量开展各项组织活动的同时,不断丰富“党建+”模式,先后与中色科技相关单位党支部开展党建联建共建,通过深化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长效机制,有效引领和推动了业务工作的高质高效运行。
该公司党支部运用“两带两创”活动等载体,在科技创新、工程设计、项目建设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研发“低温烟气余热发电技术”过程中,党员宋海琛、李雪娇冲锋在前,承担了换热系统模拟计算、试验台搭建和换热器设计等核心工作。在铝行业首套超细液滴卧式脱硫系统研发工作中,党员骨干驻守项目现场80余天,直至系统试验成功、平稳运行。
沈阳博宇科技将继续深耕铝行业能耗指标优化、烟气排放深度治理等节能环保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推广,为铝行业业主企业提供“一站式”节能环保优化升级服务,为打造科技特强“新中铝”贡献力量。
- 附件: